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着人类前进的步伐。

历史上文化交流促进人类进步的例证不胜枚举。目前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迫切。遗憾的是,建立在平等和互信基础上的交流,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交流的渠道也不畅通。由于彼此隔阂而产生的误解、歧视、敌意,乃至战争,仍然给世界笼罩着一层阴霾。一切有良知的、对人类前途有责任感的学者,对此不能不感到忧虑。

考古资料证明,中国内地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与西域地区间接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正式开通了中原王朝与西域之间的丝绸之路,中国与外部的交流在更高的层次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开展起来。此后,法显、玄奘、鉴真、马可•波罗、郑和、利玛窦等等,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事实证明,交流的结果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也促进了外国文化的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广泛、更深入,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越来越多。然而,仍然有必要在汉学的领域内、在更高的层次上,搭建更专业化的平台!

有鉴于此,我们创办《国际汉学研究通讯》。这份刊物将在汉学这个领域内,提供最新的信息,展开生动的对话,大家可以在这里轻松地相聚,交换信息,交换心得,互相切磋,自由辩论,以心相交,以诚相待。这种亲切和睦、彼此尊重的学术气氛,对于推进学术,增进友谊是很有益的。

我无法对世界各国汉学家的人数作出精确的统计,但可想而知,人数不会很多,这份刊物的读者自然也不会很多,但我相信汉学终将从被冷落的边缘走到较为显著的位置上来,因而刊物的读者也会越来越多。我清醒地看到,汉学不会像经济学或者技术科学那样,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类财富的增长发挥直接作用,但汉学对人类的潜在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们对这门学问,潜心地、艰苦地、自甘寂寞地探索研究,历经十几个、几十个春秋,我们工作的意义终将被更多的人所理解。

我们希望在这份刊物上,经常见到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旧雨新知,剪烛夜话,不亦乐乎!

希望各国的汉学家们关心这份刊物,欢迎赐稿,并随时对我们提出批评和建议。

袁行霈

主任   荣新江
委员(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名)
         白谦慎(美国波士顿大学)
         程郁缀(北京大学)
         程章灿(南京大学)
         傅  刚(北京大学)
         寇致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李  零(北京大学)
         李  庆(日本金泽大学)
         刘玉才(北京大学)
         马辛民(北京大学出版社)
         潘建国(北京大学)
         齐东方(北京大学)
         桥本秀美(北京大学)
         荣新江(北京大学)
         商  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王  博(北京大学)
         徐  俊(中华书局)
         杨继东(美国斯坦福大学)
         袁行霈(北京大学)
         张志清(中国国家图书馆)
         赵  超(中国社会科学院)
         郑吉雄(香港教育学院)
主编   刘玉才

一、《国际汉学研究通讯》是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综合学术刊物,办刊宗旨为报导国际汉学界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搭建中外学者沟通交流的学术平台。本刊分设汉学论坛、文献天地、汉学人物、论著评介、研究综览、基地纪事等栏目,欢迎海内外学人赐稿或提供信息。
二、本刊暂定为半年刊,分别在六月、十二月底截稿。
三、本刊以中、英文为主。来稿篇幅以中文一万五千字内为宜,特约稿件不在此限。除经本刊同意,不接受已刊发稿件。论著评介栏目原则上不接受外稿,但可以推荐。
四、来稿请提供Word文檔和PDF文档,同时寄送打印纸本。中文稿件请提供繁体字文本。如附有插图,请提供原图图片格式(JPG之类)的电子文件,且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具体撰稿格式请参照文稿技术规范。因编辑人员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咨询稿件处理事宜,请尽量通过电子邮件。
五、来稿如涉及著作权、出版权方面事宜,请事先征得原作者或出版者之书面同意,本刊不负相关责任。引用文献请确保准确无误。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删改加工,如不愿删改,请事先注明。
六、来稿刊出之后,即致赠稿酬、样刊。本刊享有已刊文稿的著作财产权和数据加工、网络传播权,如仅同意以纸本形式发表,请在来稿中特别注明。
七、来稿请注明中英文姓名、工作单位、职称,并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项联络信息。
八、来稿请寄: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100871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编辑委员会
E-mail:sinology@pku.edu.cn

稿件撰写格式:《国际汉学研修通讯》用稿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