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关中考察纪要

( 2015-07-02)

2011117日至9日,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联手组织赴西安及周边考察汉唐遗迹,主要是配合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史讲座教授麦大维先生在汉学家基地的“唐代文史八论”系列讲座,走访关中地区的四座唐陵,并参观与隋唐史研究相关的最新考古发现。

本次考察由两位汉学基地学术委员,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与中古史中心荣新江教授领队,并得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先生的大力支持。参加本次考察的有北大中古史中心教授王小甫、陆扬、朱玉麒、博士后陈侃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吴丽娱、黄正建、吴玉贵、孟彦弘,以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院李鸿宾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刘屹教授等北京学者。以下简要介绍本次考察的基本情况。

7日,中雨转小雨。上午8:30,考察队一行从西安出发,驱车前往蒲城县,考察唐睿宗桥陵、宪宗景陵。

桥陵位于蒲城县西北15公里的丰山。从京昆高速荆姚出口北行,经兴镇往东,路口有一新建牌坊,上题“桥陵”二字,由此再向北不远即至神道前。1030抵达桥陵文管所,听张建林讲解陵园地形、结构、遗迹分布及陪葬墓发掘情况。文管所西厢廊下保存有桥陵及陪葬墓周围发现的部分残损石像,其中一具曾被当地村民改制为辘轳,张建林称可能是十二生肖像之一。随后由在文管所工作30余年的朱书记引导,考察神道遗址,蒲城文物局迟亚军局长也赶来陪同。桥陵建成于开元四年,适逢唐代国力鼎盛,故设施崇厚,墓前石象生高大雄浑,保存状况也是唐陵中比较好的。神道西侧望柱完好,覆莲纹基座,莲花宝珠柱头。柱身为八面形,通体饰有线雕,现风化严重,仅南侧一面保存较好。考察队员在此驻足良久,仔细观察和讨论线雕图案的内容,然后沿西侧石像北行至番酋像前。张建林在此讲解,称唐陵番酋像与翁仲不同,皆为等身像,高约170厘米,昭陵的番酋像有刻名,而其他诸陵则未见。不少考察队员对此深表兴趣。番酋像北侧即南阙门遗址,今两阙夯土台基保存较好,可知原为三出阙。阙北即陵园南门门址。门前两石狮是盛唐时代雕塑艺术的代表作,西侧直发张口者为雄,东侧卷发闭口者为雌。门址存夯土台基,现已作复原保护。据张建林介绍,原规模应略小于所复原者。门址北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唐睿宗桥陵”石碑。由于时间限制,考察队员在门址处合影后于12:00离开,至附近一农家乐简单用餐,随即赶往景陵。

景陵位于桥陵东北约4公里处,有水泥公路通往陵山下。神道经长年雨水冲刷,毁坏严重,目前为公路所压。路两侧石像形制较桥陵卑弱,保存状况亦不如。张建林介绍,景陵以南原先地势平敞,为北高南低的缓坡,后因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形成阶梯状。南阙门遗址前存石狮一,闭口,应为雌性。迟亚军局长说,陵前石刻以前都已倒伏,最近几年才扶正复位并在每座石刻加修了基台。他还询问石狮的复位是否准确。阙门遗址北侧路西,有毕沅立“唐宪宗景陵”碑。考察队在碑前合影后,于14:00返程。

返程途中经蒲城县城,14:20抵县博物馆参观。博物馆建于文庙旧址内,门前六龙壁为当地名胜。此次主要考察了第三进院西厢廊下所藏的唐代石刻,包括唐睿宗王贤妃墓志原石和线雕精美的石椁、昭成窦后五方镇墓精石、金仙公主墓志等。馆中蒲城碑林展厅另藏有隋苏孝慈墓志、唐高力士碑等重要石刻,由于时间紧迫未及考察,为一憾。14:50离开蒲城文庙,16:45抵达西北大学,与历史学院师生座谈。

8日,晴。上午8时出发,前往富平县考察唐代宗元陵。同行的还有省考古研究院的田有前先生。他是富平人,老家在元陵附近,熟悉当地环境,也是元陵下宫遗址的发现者之一。考察队员中,麦大维、吴丽娱两位先生均曾研究元陵和《大唐元陵仪注》,发表过有关论文,麦教授还曾独自寻访元陵未果,他们对此次考察尤为期待。

考察队一行驱车由京昆高速阎良出口经富平县淡村镇北行,至庄里镇后东北行,于10:50抵达元陵村。该村又名元陵堡,田有前介绍,此前调查时即根据村名判断下宫遗址应在附近。下宫遗址经回填,地表已无可见遗存,但由此可以观察元陵陵山全景,以及下宫与陵山的相对位置。离开元陵村,驱车北行至秦家岭,一村民房前花椒地中有一直径23米的夯土基址。张建林介绍,此为乳台遗址。经村民指点,由小路绕至村后,即可进入元陵神道的范围。由村口北行不到50米,紧邻路东有一石马,西向,头尾四肢俱残,躯干保存完好,且文饰生动优美。马身带两翼,腹下四蹄间不掏空,饰有祥云纹。这种翼马应为神兽,与桥陵神道两侧配有鞍蹬的写实性仗马不同,值得注意。又北行穿过中山村,一村民家建房施工的工地旁有一长方体石块,上下两面正方,边长约75厘米,上堆茅草,四面隐约可见线雕。张建林与齐东方判断这可能是神道石像的基座。两位考古学家揭开茅草后,发现上面正中有径、深约15厘米的圆孔,应即放置石像的榫槽。张建林说,石像一般都自带一个正方形底座,座下有榫头。出至村口,地势开阔,正北方约900米处即陵山。此时可以看到,陵山坐北向南,形似宝座。中间一山高起,左右各一山较低,东西合抱如双阙。可惜近年开山采石,致使陵山千疮百孔,面目全非。北行100余米,路西侧有两土台,台前有“元陵南界”石碑,为富平县政府1983年所立。台下又有省政府2004年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这两个土台,就是元陵南门双阙的遗址。两台四周均辟为麦田,而北侧中间有两个小土堆,疑似石狮基座所在。再往北20余米,有一断崖,高近2.5米,约1.5米高处整齐地镶嵌着一排板瓦,瓦厚约2厘米。此即南门遗址。断崖中还嵌有一石块,露出高约10厘米、长约60厘米的长方形截面,石下有明显的夯土层。张建林说,这很可能就是门廊的柱础石。由此以北至陵山下未见地面遗迹,考察队也就此返回。

返程时,原路因一辆载重卡车抛锚,无法通行,绕路时又连续三次遇到施工挖断路面。最终耗时近2小时,才于14:40赶到富平县城。草草用餐后,即驱车奔赴三原县与富平交界处的唐高祖献陵。

献陵与此前考察的三座唐陵不同,它并非“因山为陵”,而是与西汉帝陵一样,采取“积土成冢”的形式。冢丘四边方直,有棱,呈覆斗形,应保持了原状,但丘上遍植侧柏,已非旧貌。冢下南侧亦存有毕沅所立碑。冢南偏西有南北向的水泥公路,路西侧有一石虎,西向,北距离冢丘南缘约300米。石虎胸部有铭刻“□□拾年九月十一日石匠□□□”。“石匠”下应为人名,“拾年”上二字从残笔看,无法断定为“武德”或“贞观”。按武德仅九年,而史载李渊葬于贞观九年十月,若所残字为“贞观”,则说明神道石像迟至下葬后一年才竣工。此问题还有待研究。齐东方说,与之成对的西侧石虎,现已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内。考察石虎后,南行经过一片小村落,约400米外,立有一华表,从顶部的石狮看应为西向。齐东方介绍,该华表的蟠龙基座及柱头模仿南朝,而八面形柱身则为北朝样式。这与桥陵所见的北朝柱式不同。张建林说,与此配对的还有一西侧华表,现已探测到,正准备发掘。华表以南六、七十米即为北原的南缘,应是神道的终点。由此看来,献陵虽为平地起坟,而坐北向南仍有居高临下之势。

考察队一行于16:00离开献陵,赶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泾渭基地,抵达时已是下午五点。在泾渭基地,考察队参观了文物保护实验室和有关的库房,随后重点考察了咸阳机场二期工程工地十六国北朝隋唐墓和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的文物,并请发掘负责人刘呆运先生、张蕴女士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吕氏家族墓群的排列形式以及出土的古器物收藏、仿古礼器和茶具等实用器,给考察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机场二期工地发现的十六国大墓、唐代家族墓等,也让人难忘。从基地返回西安,已近八点。

9日,多云。是日准备返京,考察主要在西安市区内进行。上午8:30出发,路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短暂逗留后赶赴陕西历史博物馆,在保管部部长韩建武先生的引导下,考察队一行参观了武惠妃石椁、唐代壁画珍品等文物。随后1100左右抵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参观张全民、杨军凯两位先生新发掘的墓志、五方镇墓石等文物。午饭后考察结束,考察队成员解散稍作休整,于傍晚乘机返京。

本次考察由于齐东方教授和张建林先生的周密策划,并得到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大力配合,行程紧凑,内容丰富。考察队员得以亲见平时难以看到的古迹和文物,对于未来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助益。考察中所搜集到的大量信息,也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消化和吸收。

                                                                                   (陈侃理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