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传播史”系列工作坊之“东亚汉籍传播研究”线上讨论会举办


202143日,正是桃华夭夭、樱雨霏霏的时节,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办的“中华文明传播史”系列工作坊之“东亚汉籍传播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通过腾讯在线会议举行。会议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高校的十八位学者参加,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刘玉才教授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

                                             

会议海报

首先,刘玉才教授为会议受疫情影响推迟一年且不得不在线上召开而致歉,并代表因故无法与会的袁行霈先生,向克服种种不便而积极参会的各位学者表达了由衷感谢与热烈欢迎。他介绍道,此次讨论会是由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组织的“中华文明传播史”编纂研究项目的系列学术会议之一,主题为“东亚汉籍传播研究”。东亚汉籍具有丰富的历史遗存,是中华文明传播与东亚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梳理汉籍传播、接受、变异的过程,揭示其中文明塑造与互鉴的价值,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刘玉才教授希望各位学者能够就研究所得畅所欲言,新见共享、疑义相析,以共同推动“中华文明传播史”的研究进程。


会议线上合影

工作坊研讨会由上下午共四场学术报告会组成,分别由来自早稻田大学的稻畑耕一郎教授,南京大学的卞东波、金程宇教授与东京大学的陈捷教授担任分场次主持人,早稻田大学的河野贵美子教授为综合讨论阶段主持人。在研讨会上,黑田彰、王小盾、李庆、住吉朋彦、种村和史、陈翀等学者共发表论文17篇。其中如日本佛教大学黑田彰教授对深圳金石艺术博物馆新藏《韩朋画像石》的发覆,是相关研究的前沿成果,而中日收藏者与研究者精诚合作,也堪称一段交流佳话。温州大学王小盾教授探讨汉籍在琉球的流传与再生面相,并提出“汉籍”与“准汉籍”的新定义问题。而第三场报告会,在国内率先公布日本新发现的皇侃《论语疏》残卷,日本学者初步鉴定为南北朝末至隋初中国古本,堪称迄今发现佛书之外时代最早的汉籍纸写本,具有重大的书籍文物、学术史资料价值。庆应义塾大学住吉朋彦、种村和史教授分别就新发现的《论语疏》残卷的文献价值与文本特征进行了阐述,刘玉才教授则据此考察皇侃疏的原本体式问题。与会学者围绕《论语疏》钞本中“变”“反”互用、俗体字、年代鉴定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第四场报告会中,山东大学潘超针对明清乃至日本江户坊刻图书刻印“魁星鳌头”的现象,探讨东亚汉籍出版与科举文化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林振岳教授则提出,“魁星鳌头”图案在吉祥寓意之外,或有坊主防止盗版之用,最早可能出现在出版文化发达的福建等地。


  

种村和史、住吉朋彦教授在讨论中

会议综合讨论阶段以“东亚汉籍传播研究前瞻”为主题。王小盾教授借用越南汉籍的编为书籍、散为文书之例,从行为、系统、功能、流动等角度对汉籍的定义进行补充,认为从动态发生而非静态历史现象的层面关注汉籍,或可为今后汉籍研究拓展空间。卞东波教授提出,从新材料到新理论的挪移是将来的研究动向,并结合自己近期的工作,指出未来东亚汉籍传播研究的重点可以考虑放在编辑《东亚汉籍总目》、为重要汉籍撰写提要之上。主持人河野贵美子教授回顾了关于汉籍定义的热烈讨论,认为针对新问题提出新概念或对旧概念进行补充、调整是极有意义的,而从东亚出发跟世界对话则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会议最后,刘玉才教授总结认为,本次研讨会主要以汉籍的日本传播为研究对象,与会学者视角独到、材料新颖、内容丰富的论文,共同推出了一席学术盛宴。刘玉才教授表示,此次会议论文将以专题形式在《国际汉学研究通讯》发表,并予以结集出版,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中华文明传播史”编纂研究项目及“东亚汉籍传播研究”的工作。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大雅堂“虚席以待”,期望国际交往恢复正常之后,中外学者再次齐聚一堂,探讨共同关注的学术问题。(撰稿/谢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