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国际汉学系列讲座第七十九讲 安德烈欧塞讲座(2015年9月24日)


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国际汉学系列讲座第七十九讲

 

  目:European travellers, missionaries and artists at the court of the Great Khan: John of Plan di Carpine, William of Rubruck, Marco Polo, Odoric of Pordenone

大汗宫廷中的欧洲旅行家、传教士、艺术家:普朗嘉宾、鲁布鲁克、马可·波罗、鄂多立克

 

演讲人:Alvise ANDREOSE(阿尔维斯·安德烈欧塞)

        意大利伦巴第eCampus大学(Novedrate)罗曼语文学与语言学副教授

主持人:李鸣飞

  间:2015 924(星期四)15:30-17:30

  点: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报告厅

 

924下午三点半,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国际汉学系列讲座第七十九讲在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报告厅举行。本次主讲嘉宾是意大利伦巴第eCampus大学(Novedrate)罗曼语文学与语言学副教授阿尔维塞·安德烈欧塞博士。讲座主持人,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李鸣飞博士,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内容提要。

马可·波罗并非忽必烈大汗时代前来东亚,到达汗八里的唯一一位旅行家,在他之前已有一些旅行者拜访了蒙古汗庭,给中世纪欧洲带回了关于东方文明的清晰纪录和生动描写。安德烈欧塞博士博士就此为我们介绍了马可·波罗之前到达汗庭的普朗嘉宾、鲁布鲁克以及他们记载的一些服务大汗的欧洲工匠。

成吉思汗所引领的蒙古征服,将东欧至中国的所有土地都置于蒙古统治之下,对欧洲和中国的关系产生了意外作用。直至拔都为首的长子西征之时,欧洲诸王国和教皇还陷于无尽的战争于阴谋之中,多次十字军东征已然让欧洲疲弱不堪,因此无法有效组织军队对抗蒙古入侵,幸亏窝阔台去世让他们暂免于难。为了寻找抵抗蒙古入侵的方法,1245年普朗嘉宾被教皇英诺森四世派往蒙古汗庭。两年之后普朗嘉宾带着贵由汗给教皇的信返回欧洲,他自己也用拉丁文写下了关于蒙古人习俗的详尽描述。1248年,法国国王圣路易再次发动十字军东征,为了说服蒙古人皈依基督,他派出了鲁布鲁克前往蒙古。12535月,鲁布鲁克自君士坦丁堡出发,12月到达了哈剌和林,12547月返程,回欧洲后不久,他写下了《鲁布鲁克行纪》(Itinerarium fratris Willielmi de Rubruquis)。他在书中提到一位名叫Guillaume Boucher的巴黎金匠在贝尔格莱德(Belgrade)被蒙古军队所俘虏带至蒙古草原,服务于大汗,在哈剌和林的宫殿中铸造了银树式样的盛酒器。

而后,安德烈欧塞博士介绍了忽必烈时代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及其父亲和叔父的经历,阅读了一段R本中关于大汗宫殿中使用的盛酒器的文字,并指出在14世纪早期访问了汗庭的另一位欧洲旅行家鄂多立克也提到了类似物品。鄂多立克记载这个大酒瓮为Merdecas,根据意大利学者Antonio De Biasio Giulio Cesare Testa的研究,这个词汇由三个词组成,Mer是法语de在法语豁北方意大利语中意为of),casqas [xas])是蒙语,所以这个词汇意思是玉的海(Sea of Jade),应该形容的就是现在背景北海公园中的渎山大玉海

安德烈欧塞博士推测,银树和玉海两种盛酒器的相似性和Mer这一法语词汇的使用,可能暗示鄂多立克所记载的玉海也是由Guillaume Boucher或者其它法国工匠所制作。总之,蒙古扩张带来了许多灾难,但也促进了欧亚之间的交流,不仅有物质交流,也有无形财产的交流,如技术和理论知识。而普朗嘉宾、鲁布鲁克、鄂多立克、马可·波罗以及Guillaume Boucher就是这些交流的典型例证。

随后,安德烈欧塞博士与参加者就一些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