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国际汉学系列讲座第七十八讲
题 目:The diffusion of Marco Polo’s Text
马可·波罗书的文本流传
演讲人:Alvise ANDREOSE(阿尔维斯·安德烈欧塞)
意大利伦巴第eCampus大学(Novedrate)罗曼语文学与语言学副教授
主持人:马晓林
时 间:2015年 9月22日(星期二)14:00-16:00
地 点: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报告厅
9月22日下午两点,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国际汉学系列讲座第七十八讲在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报告厅举行。本次主讲嘉宾是意大利伦巴第eCampus大学(Novedrate)罗曼语文学与语言学副教授阿尔维塞·安德烈欧塞博士。讲座主持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党宝海副教授介绍了安德烈欧塞博士的学术背景后,指出本次讲座主题一直以来都是马可·波罗研究的关注重点。
安德烈欧塞博士从《寰宇记》的序言讲起,简单回顾了前一讲的内容,并指出《寰宇记》(Le devisement dou monde)之名已经点出本书并非游记,而是如序言所说,是对世界上不同的人和多样的宗教的描述。《寰宇记》原始版本采用的是古法语,因意大利作者使用法语参杂了一些意大利语和拉丁语特点,因此也被学者定义为“法意混合语”。“法意混合语”版《寰宇记》似乎只在托斯卡纳地区和威尼斯流传,而其各色译本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在欧洲到处传播,以至于原始版本几乎被忘却,只留下了F本和f本。而翻译抄写过程中会出现删节、讹误和误译等情况,使得现今存世的抄本互不相同。
《寰宇记》的文本传统研究由贝内代托(Benedetto)在1928年所开创,其研究基础就是庞大数量的抄本各个不同,且并无原始抄本残留。根据贝内代托的研究,F本是现存最古老的《寰宇记》抄本,应该是14世纪初由来自意大利中部豁托斯卡纳地区的抄写员制作的。贝内代托认为F本离原始版本已经很遥远了。贝内代托对《寰宇记》抄本的分类可以如此归纳:现存抄本可以分为A、B两大系统,都源自已然佚失的原始版本O。A系统包括F、FG、P、TA和VA等,B系统包括Z、L、V、R、和VB等,B系统的祖本比A系统的祖本更接近于原始版本,B系统的抄本包含更多亚洲和中国的相关内容。然后安德烈欧塞博士着重对B系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关于R本的来源。总而言之,贝内代托认为重新构建《寰宇记》原始版本,由三个古抄本很重要,即F本、R本和Z本。安德烈欧塞博士用系统树(family tree)向我们展示了贝内代托在1928年和1929年及以后关于抄本系统的观点,以及特拉奇尼(Terracini)在1933年在贝内代托的分析上提出的观点。近年来,特拉奇尼的观点在意大利学界得到了发展和更新,如布里乔(Burgio)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观点。
最后,安德烈欧塞博士以“蛮子”一词为例,揭示了其在不同抄本中的不同形式,从而证实了贝内代托的观点:Z本在转写东方地名方面比其它抄本准确,因此似乎比F本及其它抄本由更好的来源。安德烈欧塞博士说,根据他的研究可以表明,Z本根据的可能是托斯卡纳方言化较轻的“法意混合语”版本。
在讲座中,安德烈欧塞博士海给我们介绍了对马可·波罗研究极为有用的意大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