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是新中国接受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研修最为重要的机构,数十年来,已有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国的人士在北大学习和工作,其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汉学家,他们喜爱中国文化,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这批汉学家,既是北京大学的骄傲,也是北大长期致力于国际教育和学术文化交流的可喜成果。有鉴于此,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IACS),在国家汉办和北京大学的支持之下,于2014年9月2-3日,特别举办“国际汉学研究回顾与前瞻:我的汉学之路”学术会议,邀请部分曾经在北大留学或研修的汉学家,重访中国,重回母校。会议得到了国际汉学界的积极响应,共有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斯洛伐克、日本、新西兰、蒙古、韩国、泰国等11个国家的30位知名汉学家出席会议。
9月2日上午9点,会议开幕式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隆重举行,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副校长李岩松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朱善璐教授首先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代表北大全体师生欢迎汉学家校友“回家”。他扼要介绍了北京大学在留学生教育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成绩,迄今为止,北大已经先后培养了六万多名留学生校友,其中有的已成为国家元首,有的是政府高官,还有更多在学术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的汉学家。他感谢国家汉办对于北大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的大力支持,表示北大将会继续支基地的各项建设,力争将其办成全球最好的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朱书记指出,国际汉学研究具有悠久历史,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传播,他希望汉学家们能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希望汉学家们不仅要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学,也要关注中国文化对于包括道德、价值、人性在内的人类精神世界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朱书记还向汉学家校友发出了郑重邀请,邀请他们在2018年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的时候再次访问母校。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主任袁行霈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汉学的发展史是由一代代汉学家个人的学术史积累而成的,每一位汉学家的学术历程及其成就都有可能成为汉学史的一部分。与会学者的研究领域涵盖文、史、哲、考古、法律等多个学科,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必将对国际汉学研究有所推进。袁先生报告了基地成立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和工作,包括先后邀请了英国鲁惟一、麦大维、法国汪德迈、陈庆浩、美国康达维、孙康宜、浦安迪、田浩、日本高田时雄、尾崎康、稻畑耕一郎、杉山正明等著名汉学家来基地担任讲座教授,邀请了66位青年汉学家来北大研修,举办了165场学术报告会,召开了7次高端学术研讨会。创办了《国际汉学研究通讯》和由美国杜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刊物《中国文学与文化》(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基地还启动了“马可·波罗”研究计划、《中华文明史》外译、域外汉籍文献丛编、中国文化概论丛书等研究项目,已初步建成了汉学图书馆。袁先生感谢国家汉办和北大对于基地的支持,感谢北大将原化学北楼拨给基地和国学研究院作为永久的办公场所,他衷心地希望:不久之后,焕然一新的“大雅堂”能够敞开大门,迎接世界各国的汉学家们前来访问、讲学和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