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森先生简介及其遗稿的发现、捐赠与收藏


已故北京大学教授孟森先生,生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卒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江苏常州人,字莼孙,笔名心史,号阳湖孑遗。早年参加科举考试,获廪生,后入江苏南菁书院、上海南洋公学读书,并任师范馆教员,以及在译学馆翻译军事、经济等外国要籍。1905年春,应郑孝胥之邀,前赴广西,参与戎机。数月后,又随郑孝胥回到上海,随即偕孟昭常兄弟二人赴日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法律、政治、经济等科。归国后,积极投身于清末预备立宪活动,后被选为江苏谘议局议员、书记长。与此同时,撰写和翻译了大量政治、法律类文章和著作,并主编《东方杂志》,提倡立宪民主,在当时政界、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孟森先生沟通于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为民国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民国成立后,当选众议院议员,旋被推举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参与中华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的起草工作;并参与中华民国商法的起草工作。面对现实政治的波诡云谲,尔虞我诈,孟森先生逐渐淡出政坛,专心从事著述。民国初年,“心史”之名即蜚声文坛,时人称为“泰山北斗”。上世纪二十年代,孟森先生一方面在江苏创兴实业,践履实业救国的理想;一方面主办刊物,身担主笔,批评时政,建言献策,号召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呼吁国家早日走向和平统一、民主法治的正轨。

三十年代初,孟森先生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讲明清历史,育才无数。在后来的史学家中,著名者如吴相湘、商鸿逵、单士元、陶元珍、吴丰培、张鸿翔等皆出其门下。计自孟森先生此次北上,至抗战爆发前,不过五六年时间,发表著作和论文有数百万字。其中,最著名者,如《明元清系通纪》被史学家顾颉刚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值得表彰的三种著作之一;《明史讲义》和《清史讲义》更被翻印重版数十次,成为研究明清史学的不朽经典。顾颉刚先生曾在日记中表达了对孟森先生的无比钦佩之情,谓孟森先生与余嘉锡先生“实为近日史学之双峰”,而自认“滥窃浮名,为可惭也”。(《顾颉刚日记》第十一卷,1975年9月2日)

抗战爆发后,孟森先生因为年迈,作为北京大学留平教授,未即南下,参与 保护校产、维持残局等工作。拒绝与日伪合作,坚定地维护民族尊严,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虽身染重疾,仍笔耕不辍,坚持著述。1938年1月14日,终告不治,与世长辞。

孟森先生作为著名的史学大家,其史学成就享誉国际,中外同钦,被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中国近代清史学科的一位杰出奠基人”。其生前所发表之部分史学论文,曾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其弟子商鸿逵整理成《明清史论著辑刊》(正、续编)两册,刊布行世。2008年上半年,孟森先生早年发表之政论文、政法类著作又经北京大学孙家红博士整理成《孟森政论文集刊》、《孟森政法著译辑刊》六册,由中华书局出版,为人们全面了解和认识孟森先生提供了丰富材料。

孟森先生去世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此前保存于商鸿逵、单士元等人手中的部分遗稿除个别篇章经过整理发表后,皆已散失净尽,学界对其他遗稿的去向一无所知。年前一个偶然机会,孟森先生之文孙孟庆瑞先生在整理祖先遗物时发现家中藏有祖父遗稿若干种,以及相当数量的清代和民国旧籍。后与孙家红博士取得联系,对这部分遗稿和旧籍进行了初步的鉴别归类,并商讨妥善的安置之策。后经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积极帮助沟通,与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取得联系,再与孟森先生家属经过友好平等之协商,达成捐赠意向。孟森先生家属同意将手中所藏全部孟森先生遗稿、旧籍无偿捐赠给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作为永久收藏,供学界研究利用,并由后者负责孟森先生遗稿、旧籍的编目、整理、展览、出版和研究等工作,以便使这些珍贵的资料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

经过清点,现今所存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一、孟森先生的日记、手稿、函件;二、孟森先生当年的读书笔记、史料摘录;三、孟森先生生前发表著作的底稿、样书和文章抽印件;四、孟森先生曾经使用过的旧籍,含有大量孟森先生的批注校记;五、关于家庭的一些开支账目、银行单据等。初步估计,全部孟森先生亲笔所记,约有三四百万字之谱。

这些资料的形成时间跨度较大,远自清朝末年,近至抗战前后;在孟森先生去世之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岁月风霜,兵燹运动,直到今天仍有如此数量的保存,尤其是大批孟森先生的真迹得以流传后世,不能不说是家属的功劳和文化的奇迹。如今孟森先生的家属,不计名利,同怀大公之心,将全部资料慷慨捐赠给北京大学,使这批祖传的家庭财富,化身为天下学人共同的财富,实乃中国文史学界的一大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