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林


王楠林

讲席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系,1991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0-2014年任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长期从事超导和复杂量子材料的低温物性研究,在多个体系的前沿研究中取得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在铁基超导体研究中做出系列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工作,推动了铁基超导体研究的发展。在固体光谱测量技术和分析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是国际上利用该实验手段研究超导与关联电子材料方面有影响力的学者。参与组织多个重要国际会议或应邀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组织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委员。曾获中国物理学会叶企孙物理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奖。


详见其 个人网页


邮箱: nlwang@pku.edu.cn

董涛


董涛

助理研究员

2014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EX1组王楠林老师,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中科院物理所EX1组工作,任职助理研究员;2015年1月至今在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工作,任职助理研究员。目前主要的研究兴趣是利用超快探测技术研究铜基和铁基高温超导体。熟悉C语言编程控制各类仪器。



邮箱: taodong@pku.edu.cn

陈荣艳


陈荣艳

博士后

200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得应用物理学学士学位。 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14年进入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强关联体系的超快泵浦探测研究以及低载流子浓度半金属的红外光谱研究。



邮箱: rychen@pku.edu.cn

汪信波


汪信波

学生

河南信阳人, 201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专业,同年保送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进行硕博连读,师从王楠林研究员。主要从事超导与关联电子体系的的红外光谱研究。业余爱好:羽毛球,跑步,骑行,游泳。



邮箱: xbwang@iphy.ac.cn

王海鹏


王海鹏

学生

2011年毕业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应用物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王楠林老师组内学习,主要从事超导与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红外光谱研究。对计算机科学很有兴趣,平时会自己写一些计算相关的程序。



邮箱: hpwang@iphy.ac.cn

班文静


班文静

学生

2012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王楠林老师组内学习,主要从事超导与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红外光谱研究。



邮箱: banwenjing@iphy.ac.cn

吕佳林


吕佳林

学生

吉林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除科研工作外,喜欢体能极限运动。



邮箱: lvjialin@iphy.ac.cn

张梦瑶


张梦瑶

学生

2014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王楠林教授。业余爱好:读书、旅行、乒乓球等。



邮箱: 1401110168@163.com

时立宇


时立宇

学生

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太赫兹光谱系统的研究搭建工作。



邮箱: shiliyu@pku.edu.cn

林桐


林桐

学生

201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应用物理学学士学位。在王楠林老师组内学习,主要从事太赫兹泵浦-探测技术及强关联量子材料的研究。业余爱好:羽毛球,游泳。



邮箱: tonglin@pku.edu.cn

刘妍琦


刘妍琦

学生

2015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2015年9月将成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的直博生,在王老师组内学习,主要研究太赫兹时域探测。



邮箱: liuyanqi.penguin@qq.com

张思捷


张思捷

学生

201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王楠林教授。业余爱好:读书、旅行、游泳等。



邮箱: sjzhang@mails.ccnu.edu.cn

已毕业学生

黄悦


黄悦

学生

2010进入中科院物理所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超导和强关联的光谱研究以及太赫兹泵浦实验。爱好钢琴,乒乓球和游泳。



邮箱: huangyue@iphy.ac.cn

最新消息


发表文章及其他:待更新……